全国疟疾日——严防输入再传播,巩固消除疟疾成果
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“全国疟疾日”,宣传主题是“严防输入再传播,巩固消除疟疾成果”。
疟疾是世界六大热带病,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,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,严重危害人类健康,每年造成约60多万人死亡。虽然我国已于202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,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境外输入病例,由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的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。防止疟疾的输入再传播,巩固消除成果,是疟疾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01 什么是疟疾?
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,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,俗称“打摆子”,古代称为“瘴气”。
感染人体的疟原虫有五种,即间日疟、恶性疟、卵形疟、三日疟和诺氏疟原虫,前四种较常见,其中恶性疟原虫危害大,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重症疟疾,危及生命。间日疟和卵形疟易复发。
02 疟疾的传播方式
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,当按蚊叮咬体内带有疟原虫的病人时,疟原虫就随着血液被蚊子吸入,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再叮咬健康人时将疟原虫传给健康人而造成传播。
另外,疟疾还可以由输血(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)或母婴传播。
03 疟疾的临床表现
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,全身发冷、发热、多汗,有多次发作、重复感染的特点,长期多次发作后,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,人群普遍易感。多次感染疟原虫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,症状不典型,类似感冒。未感染过疟原虫无免疫力人群,感染疟疾易发生脑型、肺型、胃肠型等凶险型疟疾,不及时治疗易导致重症甚至死亡。
04 疟疾的流行地区
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、东南亚、东地中海、美洲地区等,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疟疾高度流行。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巴西、缅甸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报告。
05 如何治疗?
规范,全程、足量服药是根治疟疾的关键!
疟疾是一种可治愈的传染病,在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,只要病人积极配合,做到早就诊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早康复,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,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
06 怎样预防疟疾?
1、防止蚊虫叮咬。维持好的环境卫生,及时处理垃圾和积水,从源头上消灭蚊子;房间安装纱窗和纱门,悬挂蚊帐;户外活动,应尽量穿长衣长裤,使用驱蚊液等。
2、对于有疟疾高发区工作和旅游史的人群,回国后如果出现发热、发冷、头痛等症状,应当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知外出旅行史。
3、近1年内有疟疾流行病区旅居史或疟疾病愈未满3年者禁止献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