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劳动者心理健康“续航”,让心灵闪耀光芒
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,是第23个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“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”。
在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下,劳动者们坚守于各个岗位,辛勤付出。然而,快节奏的工作、激烈的竞争、有限的晋升空间,以及重大的责任与风险等难题不仅让劳动者的身体疲惫不堪,更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着他们的心灵,严重影响着心理健康。
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关系到从业人员自身的健康幸福,也关系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。
那么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?
怎么调节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呢?
01
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认知功能正常,生活理念切合实际。对事物的认识符合实际情况,能够正常进行思考、学习和解决问题。
二是情绪积极稳定。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,能保持乐观心态,有效调节负面情绪,不让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长时间主导自己。
三是意志品质健全,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,能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,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。
四是人际关系和谐,善于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,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。
五是良好的适应能力,无论是面对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的变化,都能很快适应,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六是能充分地了解自己,对自己有清晰、客观的认识,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。自尊、自信但不盲目自负。
02
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负面影响:
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、思维迟缓,导致工作效率降低,缺勤与离职增加。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劳动者有睡眠障碍,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差,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此外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引发消化不良、胃痛、胃胀等消化系统问题。情绪波动还影响家人,影响家庭和谐。
03
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该如何调节和促进心理健康?
一、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认真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、挫折和矛盾,及时调整不良心理,努力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,保持正确适度的行为。
二、工作生活中确定适度的抱负目标。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将理想抱负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,争取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。
三、我们要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,合理规划工作与生活,积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。对自己人际关系状况有清醒的认识,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,宽以待人,严于律己,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。
四、如果出现心理问题我们要积极面对,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,不消极,不逃避。及早评估,积极治疗是处理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,遵医嘱服用精神类药物,不滥用,不自行减停。
总之,心理健康关乎个人的幸福、家庭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。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,企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,劳动者自身重视心理健康,社会各界提供有力支持,让每个人都能绽放光彩,拥有美好生活!